close

  連日來,《法制日報》視點版對安徽省安慶市女護士被捅傷案進行了報道。今天,“突發事件@深度解讀”欄目繼續討論因這一事件引發的話題。
  □本報見習記者範天嬌
  兩年前,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經歷了一次刻骨銘心的“傷痛”,5名醫護人員被患者追砍致1死4傷。兩年後,類似的悲劇在安慶市立醫院重演,護士許某被一名即將出院的女患者捅傷。因用力過猛,13釐米長的刀刃折斷在許某腹腔。
  這一次的“痛”,讓醫患關係這一併不新鮮的話題,再次引發社會關註。
  醫患之間並無深仇
  “現在的醫護人員從業環境非常不好,暴力襲醫事件時有發生。”武警安徽總隊醫院心理科主任柯茂林說。
  記者查閱近期的公開報道發現,僅今年5月全國就接連發生了數起醫護人員被打事件。
  5月20日,安徽省蚌埠市一女子因醉酒被送往醫院,不料與護士起了爭執。她和男友對兩名護士大打出手。
  同日,江蘇省鎮江市某醫院的一名病人家屬因不滿父親住院床位被調動,突然打砸護士站,一護士被打傷……
  不難發現,在這些事件中,醫患之間並沒有結下深仇。就像捅傷安慶市立醫院護士的陳某,行凶原因也疑只是不滿醫護人員對自己病情的解釋。事實上,對於她的疑問,該院醫護人員已進行多次說明。
  醫生患者都有“情緒”
  細究醫患關係緊張原因,院方和患方都有話要說。
  一些醫生告訴記者,很多患者把治病當成了消費,認為花了錢就必須得到相應的服務、效果。而事實上,治病有很多不確定因素,有些病只能說是在現有的醫療水平上延緩患者的生命。對於這一點,有些患者不理解,就容易與醫生產生矛盾。
  而不少患者認為,現在看病既難又貴。某些醫療機構片面追求經濟利益,部分醫生吃藥品回扣。在醫療過程中,一些醫生沒有耐心與病人溝通交流,缺乏對患者的尊重,造成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等、不信任。
  “去大醫院經常要排幾個小時才能輪到你看病,醫生三五句話就把你打發走了去做檢查。多問一句,還嫌你煩,這讓人心裡怎麼好受。”市民張小姐說。
  “醫患關係緊張導致了兩種惡性循環。醫護人員的膽子變小了,能不冒風險的儘量採取不冒風險的治療手段,做簡單化處理;能不和病人交流的儘量不交流,不交流可能沒事,交流多了反而增加風險,會刻意保持一個接觸的度。這樣一來,最終吃虧的還是病人。”柯茂林說。
  護士易成攻擊對象
  “其實,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被傷害的醫護人員和部分傷人的患者都是弱勢群體。”柯茂林分析,醫患之間一齣問題,輿論矛頭容易指向醫護人員,他們心裡壓抑了很多情緒。患者屬於被動救治一方,對許多情況不理解、不掌握,也積累了負面情緒。雙方情緒都在壓抑,就會宣泄在個體身上。
  以往受襲比較多的是醫生,如今相對弱勢的護士群體更容易受到攻擊。柯茂林說,這符合心理學上的宣泄原理。患者壓力情緒普遍增多,出於攻擊本能,就將相對弱勢的護士作為攻擊對象。而且越是與其接觸多的醫護人員,風險性越高。
  不少醫療系統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,近年來患者訴求渠道其實越來越多,有矛盾糾紛可以向醫院投訴、向衛生行政部門反映,還可以委托做醫療鑒定,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解決問題。但遺憾的是,投訴渠道的通暢,並沒有降低醫護人員的風險。
  “我們也希望病人能冷靜下來對話,但大部分人看錢沒了、人也沒了,根本不願意聽醫生說話,會採取一些極端行為,比方說打擊報複或醫鬧。”某醫院麻醉科的一位醫生告訴記者,她和同事都覺得壓力很大,會勸一些晚輩不要做醫生。
  不少專家指出,破除醫患關係緊張的“藥”要下在醫療制度改革上。柯茂林說,相信在建立合理完善的醫療制度,打破現有利益格局,解決看病難、看病貴、醫療資源不平等問題後,醫患緊張關係會得到明顯改善。
  (原標題:醫患關係緊張畸生兩種惡性循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14elkih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